另外,想要在律師這條道路上走得長遠,初心是根本,進取是動力。唯有持續的學習,真心喜歡律師這個職業,才會對工作有持久的激情,才能承受種種壓力。做一名好律師要有責任心和平常心,更要有恒心,要集法律素質、財務素質、商業素質、語言素質等于一身。
采訪問答
1.京小師: 據我了解,您曾就讀于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并獲得經濟法法學碩士學位,是什么樣的初衷促使您選擇律師職業?
答:我的求學路是本科4年法學。研究生3年公費攻讀經濟法,就讀于中央民族大學,人生最美好的7年全部是在學習法學、研究法學,2006年一次性通過司法考試。因為司法考試通過所以研二的時候就到律所實習工作。截至到2018年我已經通過司法考試12年,在律所工作10年。
為什么選擇律師作為自己的職業?這個問題很多人問過我,尤其是在很多同班同學選擇到法院、檢察院工作的時候。我想我的答案是冥冥中的安排,其實我并未刻意的做選擇,感覺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非要有答案,我想第一個原因是因為我喜歡這個職業,這個職業不固守成規,不是一成不變,每天都有新的可能,會遇到不同的人、事,在這個過程中,運用自己所學解決問題很有成就感。第二個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律師這個職業充滿挑戰而且非常的鍛煉人,在成長為一名好律師的道路上真的是充滿挑戰,要不斷的學習充電,不斷的提高自己,這個過程就是在鍛煉自己的各種能力。
一路走來,我對這個職業的理解愈加深刻。談及律師這個職業,我希望我能不斷的成長、不斷的充實自己,每一天都比前一天的自己更好,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內深耕、研究。
2. 京小師:您認為作為一名律師想要在律界做出一定成績必須具備的智慧有哪些?
答:我想我還在探索中,只能說我個人的一點體會,我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專業、專注、有情懷的法律人。而要做到這些,我想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培養“兩種功夫”
一個是本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一個是本事(專業的技能和知識)。
結交“兩個朋友”
一個是圖書,一個是運動。
樂于吃“兩樣東西”
一個是吃虧(有時候多做點工作不是吃虧哦),一個是吃苦。
具備“兩種力量”
一種是自制的力量(嚴格要求自己),一種是學習的力量(不斷的獲得新的知識)。
追求“兩個極致”
一個是把自身的潛力發揮到極致,一個是把自己做的事情盡力做到極致。
3. 京小師:我看您執業領域主要專注于股權架構設計、股權并購、股權重組、股權激勵、股權融資、股權傳承、股權糾紛、企業法律顧問等業務,能否說一下您執業領域確定的背景?
答:其實,我執業領域的確定是結合自己工作的經歷和判斷做出的。我做了很多家企業的法律顧問,了解企業存在的法律問題、法律風險。有多次協助企業進行投融資的經驗,在此過程中發現股權架構設計、股權并購、股權重組、股權激勵、股權融資、股權傳承方面存在很多的問題,而有些問題存在足以導致公司的存亡和發展。比如接觸一家位于北京順義區準備上市的企業,在溝通期間發現企業存在職工持股會,且很多的的老員工都已經離職聯系不上、去世的情況,企業股權結構就成為上市的障礙,另外還有企業股權相對分散,大股東、二股東之間股權接近,最終兩股東之間矛盾導致企業經營決策受到影響,企業內部內訌從而導致企業錯失良機,最終團隊解散。以上是我在執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吹降姆娠L險促使我在股權領域內進行研究,希望能夠更好的提供法律服務,讓律師的法律服務更有附加值。
4. 京小師:我留意到您在工作之余還在外面學習,參加培訓,組織活動,工作已經很忙了,為什么會做這樣的安排呢?
答:律師執業時間越長越發現,要想做好律師真的需要太多的知識,我指的是法學本專業以外的知識。所以要通過學習、培訓、組織活動來擴大自己的眼界,以及知識面和經驗。因為很多法律問題里面就包含其他知識。而我本身執業領域側重企業法律顧問服務,股權相關領域,所以更需要多了解企業,真正深入理解企業,在提供法律建議時能夠更結合實際和可操作性。我參加和君商學院學習的目的就在此。并非是不務正業,一切都是為律師職業打基礎、做鋪墊。
5. 京小師:面對如此繁忙的工作,您一般選擇什么樣的方式進行調節呢?
答:繁忙工作本身會產生很多的壓力,我會通過看書尤其是讀各行業大咖、歷史偉人的傳記,通過這樣了解他們的人生,困惑,看他們怎么面對人生的選擇。從而從中找到指導自己的智慧。我就是通過這種方式進行自我內心調節。除此之外,定期的運動也是減壓的重要方式。
6.京小師: 作為一名有著豐富經驗的律師,你對年輕律師有什么寄語或者建議嗎?
答:你讀過的書,你走過的路,你犯過的錯,你寫過的每一份法律文件,你接觸過的每一個案件、復印打印整理的每份文檔、開過的每次庭未來都會在你職業中內化到你個人的職業經驗中,都會助你成為更好的律師。所以不要覺得事情小就不做,不要覺得麻煩就逃避,不要因為犯錯就放棄嘗試,不要放松要求自己,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積累。我也在路上,這些建議同時也是給自己的寄語。
張立娟律師
律師風采